2012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经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了六个方面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
一、科研项目与成果取得新突破。
1.2012年我校获批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其中,获得院外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02项,获资助经费677.8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13%。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项、厅局级项目63项、横向项目13项、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1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项、教育厅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项。2012年度院内共有83项科研课题获得学校立项资助。
2.2012年我校科研成果及获奖方面都有了新的增长。获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第一届梧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3.多个项目的结题,为继续开展新的研究打下了基础。2012年获得结题的项目有36项。其中,广西科技开发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厅各类科研项目27项,梧州市科技开发项目3项,学校院内科研项目33项。
二、服务地方经济科研合作再创新佳绩。2012年,我校继续落实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创科研服务地方的新局面。
1.与广西移动梧州公司、广西电信梧州公司、梧州三威林产公司、广西梧松林化集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继续参与了“第九届梧州国际宝石节”,承担了起草“打造魅力西江、共建沿江生态城镇群”市长主题发言稿及“第五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梧州倡议书”等文稿,得到了梧州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参加了广西第一届发明创造成果展,有效地完成了自治区教育厅和梧州市人民政府的参展任务,向社会展示了我校的科研成果。
4.信号处理实验室研发的电池质量检验仪是电池制造行业的高技术的设备,该设备已在梧州市奥西力程控机械厂两条产生线上应用。
5.软件开发中心负责开发的蒙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已通过区卫生厅的大平台兼容性测试。
6.软件开发中心开发的“船闸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为西江黄金水道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自治区、梧州市航道管理局和使用方的高度评价。
三、科研平台建设又获新发展
学校完成了获国家财政支持的广西高校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建设项目,信号处理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和硬件设施都有了极大改善,并且发表了若干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宝石设计与检测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央财政项目资助,这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这是我校科研平台建设的机遇。
与此同时,为更好发挥科研平台的作用,我校努力搭建更高层次的科研平台。2012年新成立了梧州市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学校信息安全研究所;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报组建“广西物联网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自治区教育厅申报“梧州学院物联网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四、进一步强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和谐的科研氛围是科研工作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基础。2012年根据学院科研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修订了《梧州学院科研奖励办法》、《梧州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梧州学院学术交流管理办法》、《梧州学院技术合同管理办法》、《梧州学院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梧州学院科研风险及违约责任承担暂行规定》、《梧州学院二级单位年度科研任务确定与分解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科研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学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为实现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学院立了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科研处增设了学科建设办公室,在学院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已形成了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同时,积极向自治区教育厅汇报我院学科建设工作情况,在自治区学位办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开始了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规划到实施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六、学报质量不断提高
坚持质量第一、择优取稿的原则,学报转载率不断提高,我校对稿件坚持双向匿名审稿,并实行三审、三校、三对,确保学报的编校质量。基金项目文章逐年增多,基金刊载率超过了40%,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作者层次提高,博导、教授、博士的文章数量增多。坚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启动名栏名刊工程。在强化和办好特色栏目《泛珠三角》的基础上,尝试开设新栏目,为学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积极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学报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数据库、维普学术期刊网等7家数字期刊网。
[文:覃雄彪]
我校与梧州市林业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